01
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博物馆”(museum)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ouseion,原意是供奉司艺术与科学的九位缪斯女神的神庙。早期,博物馆被用于举行丧葬纪念仪式和举办文学社团的成员的竞赛。后来,mouseion又与文学活动联系在了一起,有记录显示mouseion曾被当作研究和教学场所。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博物馆被创立者理解为大千世界中的遥远国度与过去岁月的缩影。同时,皇室、拥有土地的贵族和教会收藏珍贵的画作、雕像并将其作为装饰品进行陈列和展示。随着平等主义思想的兴起,博物馆逐渐开始向公众开放,被赋予了教育公众的作用。
如今,世界上已经有了成千上万座的博物馆,成为了公众了解古今中外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场所。
02
国际博物馆日的诞生
“国际博物馆日”(IMD,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诞生于1977年。在这一年,于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博物馆理事会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设立一个年度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统一博物馆的创造性愿望和努力,并吸引世界公众对其活动的关注。”自此,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向世界宣布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它旨在传达“博物馆是文化交流、丰富文化和发展人民之间相互理解、合作与和平的重要手段”。
这一年度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参与其中,于是国际博物馆协会于1992年公布了国际博物馆日的第一个主题“博物馆与环境”(Museums and Environment)。而后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有一个特别的主题。1997年,国际博物馆日的第一张海报面世。
中国博物馆学会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每年5月18日在全国各省市区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1997年国际博物馆日的第一张海报
03
国际博物馆日历年主题
👇向下滑动查看历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
博物馆对于构建美好生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博物馆是我们所共有的社会结构中值得信赖的机构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处于独特地位,能够创造连锁效应,促进积极变革。博物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从支持气候行动和促进包容性,到应对社交隔阂和改善心理健康。
正如国际博协2019年京都大会 “关于可持续性与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 决议中所强调的那样,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在创造构建可持续未来中发挥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教育项目、陈列展览、社区活动和研究来实现这一目标。
自2020年,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积极响应。2023年,我们将重点关注:
良好健康与福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特别关注心理健康和社交隔阂问题。
气候行动: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在北半球采取低碳实践,同时在南半球采取温室气体减排策略。
陆地生物:保护、恢复和促进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强化当地领导者的发言权,提升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认知。
5月18日,我们鼓励社会全体成员团结起来,充分发挥出博物馆致力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变革潜力!